中外文化產業(yè)比較系列報道5
《人民日報》 記者 熊建
【中外玩具網訊】8年來,中國動畫片年產量從3000多分鐘發(fā)展到26萬多分鐘,約占世界1/3;8年里,中國動漫市場不再充斥日本動漫形象,本土明星已占一席之地;8年中,中國漫畫家的作品成功打入日本主流漫畫市場。
4月28日—5月3日,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節(jié)在杭州舉行,國家廣電總局副總編輯金德龍透露了以上信息。去年我國動畫產業(yè)總產值大約為600億元,“但與日本一年1.67萬億元的產業(yè)規(guī)模相去甚遠,平庸之作占相當比重,盈利模式也有待進一步完善?!彼f。
2004年,國家出臺一系列動漫扶持政策,推動本土動漫產業(yè)發(fā)展,到今年正好8年——但中國動漫產業(yè)要想在市場競爭中戰(zhàn)勝日本,還要經歷更多個8年。
玩票作品輕松進入日本市場
姚非拉感覺很意外。作為夏天島工作室的總經理,他麾下漫畫家豬樂桃的《瑪塔黃金國歷險記》將在日本播出?!斑@個動畫片的制作成本非常低,屬于我們工作室玩票性質的,沒想到很輕松就進入了日本市場?!彼f。
瑪塔黃金國歷險記(資料圖片)
對這部作品的市場前景,日本動漫策劃資深人士安田勛十分看好,并希望有更多中國作品進入日本市場。事實上,2007年夏天島就和日本集英社合作,把漫畫家夏達的《子不語》引入了日本,在知名漫畫雜志《ULTRA JUMP》上連載。
“跟日本合作,我們幾乎沒做什么,全是對方運作?!币Ψ抢f,“日本動漫之所以成熟,在于市場從業(yè)人員對創(chuàng)作本身具有很高的鑒賞水平和重視程度,市場推廣策劃方案做得非常細致,一旦他們發(fā)現了好作品,作者就會非常輕松,除了創(chuàng)作,別的都不管。”
這很重要,因為藝術家往往不擅經營。日本動漫產業(yè)的生父——手冢治蟲,管理不好自己的動畫公司、出版社,二者都垮了,他心力交瘁,60歲就死了。同樣,宮崎駿如果沒有電影制片人鈴木敏夫、企業(yè)家德間康快的支持,做完《龍貓》也可能垮掉。
日本動畫協(xié)會事業(yè)委員會副委員長增田弘道認為,中國的成熟作者不少,但成熟的經營者不多,可以考慮從日本、美國引進一些。
不過,中日動漫產業(yè)之間的巨大差距遠非引進幾個人才所能改變。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大動漫出口國,產品占六成國際市場。2003年日本銷往美國的動畫片及周邊產品收入達43.59億美元,2011年我國動畫片出口總額2800多萬美元。加上衍生品也不如8年前日本的一個零頭。